來源: 華圖教育2018-08-17 11:26
申論熱點材料閱讀
8月15日,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6.9,創(chuàng)去年5月9日以來新低。
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
【模擬預測題】
【今年以來人民幣有升有貶、彈性明顯增強,近期對美元有所貶值,這是內外部壓力正常釋放的過程。隨著人民幣兌美元跌至7元附近,外匯逆周期調控料將發(fā)力。請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?】
一個老問題:會否“破7”
恍惚間,時光仿佛回到2016年四季度。那時,人民幣兌美元會否跌破7元,可能是金融市場上最引人關注的話題。眼下,也有很多人問,人民幣會否“破7”。
人民幣距離“7”已不遠。8月15日,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了6.9元,最低至6.9350元,離岸人民幣最低跌破6.95,最低至6.9580元,雙雙回到2016年四季度的低位附近。
以8月15日的收盤價測算,二季度以來在岸和離岸人民幣雙雙跌去超過10%;距離7元關口,都只剩下不到1000個基點。8月15日,離岸人民幣一天就跌去501點。
不過,8月16日,離岸人民幣低開高走,一度大漲超過700點,最高反彈至6.8720元。在岸人民幣收復6.90元。
2016年四季度,離岸和在岸人民幣最終都沒有跌破7元,前者最低至6.9880元,后者最低至6.9666元,隨后便上演“V”型反轉,人民幣兌美元一路上漲,升勢直到今年4月才得以終結。
這一次,人民幣能否再度力挽狂瀾?
波動“底線”逐漸明朗
“在保持匯率彈性的同時,必須堅持底線思維,必要時通過宏觀審慎政策對外匯供求進行逆周期調節(jié),維護外匯市場平穩(wěn)運行。”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,央行強調了外匯管理的“底線思維”。
業(yè)內人士稱,央行希望提升匯率“彈性”,更多發(fā)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,但是“彈性”是有邊界的,外匯管理是有“底線”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央行貨幣政策報告再次提到外匯市場的“順周期波動”。央行稱,目前境內微觀經濟主體尚未完全樹立財務中性理念,外匯市場容易出現(xiàn)“追漲殺跌”的順周期行為和“羊群效應”,加劇市場波動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,當前處于階段性貶值過程,是內外部壓力正常釋放的過程,一旦外匯市場產生較大順周期波動,放大匯率單邊運行、引發(fā)匯率超調,就可能觸及調控“底線”,引發(fā)政策干預。
7月3日,人民銀行行長易綱、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先后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發(fā)表看法。8月6日,人民銀行將遠期售匯業(yè)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0調整為20%。央行方面認為,這些措施出臺及時,政策含義明確,有效穩(wěn)定了市場預期。
央行還稱,將根據形勢發(fā)展變化在必要時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(jié),發(fā)揮好宏觀審慎政策的調節(jié)作用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(wěn)定。
市場人士表示,對于哪里是人民幣合理均衡水平,各方并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。不過,市場的確存在保“7”情結。因此,當人民幣匯率逼近7元,外匯逆周期調控料將發(fā)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8月16日,外管局官網發(fā)布《關于外匯違規(guī)案例的通報》,公開了21起違規(guī)典型案件。外管局表示,將加強外匯市場監(jiān)管,對各類外匯違法違規(guī)行為保持高壓態(tài)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