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張老師根據班級學生人數太少的情況,打破傳統(tǒng)課堂的講授慣例,進行討論式教學改革,張老師這樣做是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》賦予他的( )。
A.科學研究權 B.教育教學權
C.管理學生權 D.民主管理權
2.某學校為增加學校收入,將學校操場西側改造成為停車場,供學校周邊寫字樓和住宅區(qū)停車之用。一日,一輛租用學校停車場的轎車在進入校門時,不小心刮倒放學準備離校的學生青青,導致其額頭磕破流血。對于該傷害事故,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是( )。
A.學校 B.青青父母
C.轎車駕駛者 D.學校和轎車駕駛者
3.教師陳某家境貧寒,于是用假名在寒暑假到某培訓機構兼職上課,以補貼家用,這種行為( )。
A.可以,不影響正常教學即可
B.可以,陳老師有權分配自己的業(yè)余時間
C.可以,陳老師并不是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
D.不可以,陳老師的這種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(yè)道德
4.某學生家庭突遭變故,作為教師,下列做法中最恰當的是( )。
A.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支持,鼓勵他勇敢堅強地面對
B.向學生強調把精力放在學習上,不要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
C.將該生遭遇的事情向全班通告,讓所有的同學都來關心他
D.視而不見,不做出任何舉動
5.我國科舉制度中,殿試考上者稱為( ),第三名叫作( )。
A.進士 榜眼 B.貢士 探花
C.院士 榜眼 D.進士 探花
- 答案及解析:
- 1.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》第七條規(guī)定,教師享有下列權利:(一)進行教育教學活動,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;(二)從事科學研究、學術交流,參加專業(yè)的學術團體,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(fā)表意見;(三)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(fā)展,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(yè)成績;(四)按時獲取工資報酬,享受國家規(guī)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;(五)對學校教育教學、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,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,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;(六)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。題干中反映的是張老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,進行教育教學的權利,即教育教學權。故本題選B。
- 2.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根據《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》第九條第(一)項的規(guī)定,因“學校的校舍、場地、其他公共設施,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、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、設備不符合國家規(guī)定的標準,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”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,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。而轎車駕駛者作為事故的直接責任人也需要承擔相應責任。故本題選D。
- 3.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《中小學教師職業(yè)道德規(guī)范》(2008年修訂)中“為人師表”要求教師堅守高尚情操,知榮明恥,嚴于律己,以身作則。作風正派,廉潔奉公。自覺抵制有償家教,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。陳老師用假名在培訓機構上課,掙取相應費用補貼家用,雖然事出有因,但違反了教師職業(yè)道德。故本題選D。
- 4.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《中小學教師職業(yè)道德規(guī)范》(2008年修訂)中“關愛學生”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,尊重學生人格,平等公正對待學生。對學生嚴慈相濟,做學生良師益友。保護學生安全,關心學生健康,維護學生權益。不諷刺、挖苦、歧視學生,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。當學生遇到家庭變故時,作為教師應當在情感上關心學生,幫助他度過難關。故本題選A。
- 5.【答案】D【解析】我國古代科舉考試從下到上依次為院試,也叫童試,考上者稱為“生員”,即秀才;鄉(xiāng)試,也叫秋闈,生員才能參加,考上者稱為“舉人”;會試,又叫春闈,舉人才能參加,考上者稱為“貢士”;殿試,皇帝主考,貢士才能參加,考上者稱為進士,前三名依次叫狀元、榜眼、探花。故本題選D。
點擊查看答案
相關內容推薦:
(編輯:zhangxin29)